今年是我局组建区总工会法律顾问团的第八年。2012年起,为进一步推进法律顾问团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局又应区总工会要求选派优秀律师参与区职工法律援助中心(简称“援助中心”)日常法律咨询和职工权益维护保障工作。2013年,法律顾问团律师共接待各类法律咨询161件,其中:来访咨询72件、涉及156人次,来电咨询85件、涉及301人次,来信4件;3人以上群体争议(包含潜在群体事件)6件。从咨询类型看,合同解除、社保缴费、劳务派遣等问题是我区职工诉求的重点。去年,援助中心共受理援助案件45件,年度内结案率达到93%,总计为职工挽回经济损失83万余元。
总结近年来援助工作,我区争议案件集中呈现三“高”趋势,即“高级”农民工争议、“高标的额”争议、“高社会风险”争议。对此,援助律师针对性地开展维权工作,为劳资双方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缓解了劳资矛盾的对抗程度,较好维护了职工合法权益,法律维权初现成效。
一、“高级”农民工争议:情理法相结合、寻求互谅互让
在传统观念中,农民工维权大多是指低技能劳动者和针对基本劳动权益的争议。然而,由于我区用工企业和职工的特点,我区农民工劳动争议呈现出与其他区县较大不同,即具备一定专业技能、供职于中心城区外企、“见过世面”的“高级”农民工劳动争议,这给律师维权工作带去一定的复杂性。如律师曾受理调解南京西路某英式西餐厅副主厨与其英国雇主之间的欠薪争议,由于存在沟通障碍和文化差异,导致双方在工资理解上存在巨大分歧,仲裁请求包括未签合同双倍工资、加班费、经济补偿、社保费等7项之多。该类案件,援助律师往往从中西方文化、法律法规差异入手,向职工解释西方用工文化、向雇主解读我国《劳动法》相关条款规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释之以法,达成双方谅解。
二、“高标的额”争议:调解诉讼互补、力争定纷止争
目前,援助律师接触最多的是区内较高收入群体或诉求标的额较高的案件,职工自身维权意识强、争议目标要求高。该类案件往往无法通过调解途径解决,最终进入法院诉讼。援助律师秉持“调解诉讼互补、力争定纷止争”的思路,对于诉讼案件,深入调查、主动取证、据理力争,成功挽回多起较大金额案件。如曾在代理某保安被单位无故解聘案件时发现单位存在未经审批实行做2休1工作制以及劳务派遣管理混乱等问题,进而为其争取10万余元加班费。
三、“高社会风险”争议:合理引导诉求、化解群体矛盾
去年,援助律师受理3人以上群体争议案件达到6件。对于该类易诱发群访群诉的案件,援助律师坚持快速反应、长期关注、及时汇报,引导职工通过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理性合法表达诉求。如在受理某件因企业经营地调整,又未及时出台安置方案,导致职工对未来工作安排及工资待遇一无所知,最终引起大规模消极怠工和群体争议的案件中,援助律师仔细梳理职工诉求涉及股权分红、动迁安置等较为复杂问题,耐心劝导职工依法合规、有理有度表达诉求,最终成功化解矛盾隐患。对于调解成功的案件,援助律师逐字逐句拿捏援助中心所出具的调解协议,最大程度上确保双方事后不悔约,树立起了援助律师的权威形象。
两年来,法律顾问团坚持“服务职工、保障职工、维护职工”,对于职工咨询和诉求,做到“有问必达、应援尽援”,推动援助中心在接待量和调处成功率上连年攀升,受到区总工会以及广大静安职工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