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实习证 两公律师转社会律师申请 注销人员证明申请入口 结业人员实习鉴定表申请入口 网上投稿 《上海律师》 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资讯 >> 业内动态 >> 国内律师

国内律师

我国积极推动法律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来源:中国律师网     日期:2016-11-25     作者:全国律协    阅读:4,578次

 

 
   11月23日至24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丝绸之路法律服务国际论坛在浙江省义乌市举行。与会代表以“推动一带一路法律服务,促进区域经济繁荣发展”为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多位参加论坛的政府官员、专家学者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不断提升法律服务能力水平,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广大律师立足职能,发挥优势,积极推动法治引领和保障作用;地方司法行政机关将调解制度和解决涉外矛盾纠纷相结合,让“东方之花”不仅在国内盛开,还在域外扎根;我国公证行业为各类民商事活动主体之间架起联通桥梁,系起互信纽带。

   要实现律师“领出去”

  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师事务所主任汤华东对记者说,北京德和衡(上海)律所莫斯科分所设立一年多来,克服语言和法律障碍,为我国在俄罗斯的企业和个人提供优质的法律服务,目前运营良好,开始盈利。

  “一带一路”建设既是经济发展战略,也是法治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法治水平差异大,法治环境较为复杂,国际经贸合作、跨国投资经营存在法律风险,易发矛盾纠纷。

  近年来,广大律师紧紧围绕“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立足职能,发挥优势,努力做政府外事交流、商务合作的参谋助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法律帮手,国际经贸往来的护航能手,中国法治宣传的行家里手,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记者注意到,此次参会的律师很多是全国律协培训的“涉外律师领军人才”。

  据了解,2012年以来,全国律协制定了《第八届全国律协涉外高素质律师领军人才培养规划》,建立由348名涉外律师组成的律师人才库,分步骤组织库内人员开展了涉外律师领军人才培训,其中,通过面试选拔出的114名律师分赴境外参加培训。

  这些涉外律师领军人才的培养,为建设一支通晓国际法律规则、善于处理涉外法律事务的涉外法治人才队伍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法律服务、研究沿线国家和地区法治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要义是共商、共建、共享。”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吕红兵说,“法律是我们共同的语言,是人类的最大公约数。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要用法言法语共商,用法律促进共建,用法治保障共享。” 

  吕红兵认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区域的经济繁荣发展,为中国律师业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律师的国际化战略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中国律师要不断提升法律地位,创新法律服务,加强法律合作,从企业和个人“走出去”,律师“跟出去”要变成律师“陪出去”,最终实现律师“领出去”,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进作用。

   “东方之花”国外生根

  擅长多国语言、熟悉中国国情、深谙调解之道……在有着“世界超市”之称的义乌市,来自19个国家的21名外籍调解员组建了一支涉外纠纷调解队伍。成立3多年来,他们共调解涉外纠纷318起,涉案金额4919万余元,为中外客商挽回经济损失2659万余元。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义乌对外贸易越来越繁荣,涉外纠纷也逐渐增多。2013年,义乌市司法局设立了义乌市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聘请外籍调解员参与涉外纠纷调解。

  目前,义乌市还根据“一带一路”战略及义乌“中欧”班列的运行,吸纳沿途国家的优秀外商加入调解员队伍,更好地为义乌国际贸易改革服务。

  被誉为“东方之花”的人民调解制度,不仅在国内盛开,还在域外生根。为提高涉外纠纷调解的影响力和辐射力,义乌市外调委创新建立跨国纠纷联合调解机制,带动中国的调解模式走出国门。今年,义乌市外调委与苏丹苏中友谊组织建立了我国国内首个跨国贸易纠纷联合调解机制。

  据白俄罗斯司法部第一副部长左迪然·谢尔盖介绍,2014年,白俄罗斯的第一部调解法生效以来,已经有323人获得调解员执照,尤其在调解学校内教师和工会争议方面作用巨大。

  除了调解,也有与会人员提出应更加重视和充分发挥仲裁在“一带一路”实施中的作用。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国合丝路产业合作促进办公室主任袁兵建议,主动推行仲裁作为“一带一路”的优选争议解决方式,因为与法院诉讼相比,仲裁具有裁决易于执行、当事人意思自治、高效快捷、程序保密等诸多优势。

  袁兵认为,“一带一路”各国经济发展水平、法律制度以及贸易依赖程度等存在较大差异,建议与“一带一路”国家合建国际仲裁院,促进各国仲裁机构增加“一带一路”国家国际仲裁员,特别是能够有效解决金融、基建、能源、通信、投资贸易等专业争端的专家仲裁员。

   公证行业系起互信纽带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深圳市通信科技的龙头企业,产品和解决方案应用于全球170多个国家,服务全球1/3的人口。近日,深圳公证处在华为公司设立了华为服务中心,日办证量50余件。

  “一带一路”建设关键在于联通,前提在于互信,而公证制度作为一项国际通行的预防性法律制度,具有证据效力、强制执行效力,能够预防纠纷、解决纷争。

  中国公证协会副会长黄群介绍说,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公证这种法律先导、前置预防措施和公共信用媒介,为各类民商事活动主体之间架起联通的桥梁,系起互信的纽带。

  据介绍,目前,我国有执业公证员1.2万余名,公证机构3000余家,年办证数超1000万件。我国公证行业发挥优势,主动融入,整体规划,把积极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与进一步拓展公证职能相结合,与完善服务、提升素质相融合,让公证公信力充分彰显。

  黄群进一步说:“当你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投资交易时,我们有公司章程、股东会决议、股东资格、主体资格证明等公证帮你依法确认;当你与外界签订合同、协议时,合同协议公证为你防控风险;当你的资金融资时,我们有强制执行效力发挥特有的效力;当你参加某项活动时,公证是现场活动的监督者;当你的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有保全证据公证为你锁定证据,公证始终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

  
 
 
 
责任编辑:蔡利艳




[版权声明] 沪ICP备17030485号-1 

沪公网安备 31010402007129号

技术服务:上海同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电话:400-052-9602(9:00-11:30,13:30-17:30)

 技术支持邮箱 :12345@homolo.com

上海市律师协会版权所有 ©2017-2024